查看原文
其他

乖乖女如何变坏?

刘晓凡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-06-10
反哺父母角色错位:孩子不是父母的成绩单,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(点击)

在电视剧《欢乐颂》中,关关是个典型的乖乖女,被父母教育得很“成功”,待人礼貌,中规中矩,自小到大从来没有叛逆过,她迷恋上了谢童,在经历了一段风波后,遭到了所有闺蜜的反对,认为两个人在一起没有未来,这个男人经验老道,又有很多往事,前女友也为其自杀过,不是关关可以驾驭的。

虽然后来几经转折,两人最终走到一起。但是现实生活中,这种类型的女孩,可能在学习和工作上表现优秀,面对亲密关系时,却常常出现各种状况,并为此感到苦恼。

乖乖女该如何学“坏”,去真实的体验一段关系的美好呢?

消失的叛逆

“叛逆”具有重要的意义,是个体和这个世界接触,重新认识自己的方式,这几乎是最好的成长路径之一,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清晰的建立边界,并认识到自己真正热爱、擅长以及并不擅长的东西。

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,一个小孩子在最初的记忆里,希望父母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的,可以满足其所有的愿望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理想化的状态逐渐幻灭,到了青春期开始爆发,通常的特征是逐渐发现,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到,也并不知晓一切,而自身的成长和见识,似乎超越了双亲,所以产生了某种力量和冲动,驱使着自己去探索世界,实现理想。

他们可能开始幻想着自己未来的职业和收入,或是实现了某种伟大的目标,以及另一半的形象,尤其在亲密关系的领域,通常会把对父母理想化的期待,投射到恋情中间,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女孩,常常迷恋于甜美的言情小说,或是喜欢那种穿越到古代,成为王妃,并被皇帝深爱的相关剧情。

但现实一定会让其受挫,幻想在和真实世界不断交流中,逐渐找到了更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成长路径,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好多年,一切都起始于“叛逆”。

但“乖乖女”类型的孩子,似乎一直被笼罩在父母强势的温柔之下,双亲不断的奖励听话的行为,而且早就规划好了未来的路径,似乎根本找不到叛逆的理由。而叛逆的特征之一,就是遵从自己的体验,否认外界强加的感受和指导。

当叛逆被压抑,体验也被否认,个体踏上了一条与自己无关的陌生道路。



恋爱理论家

当一个人无法遵从自己的感受,往往会抓住某个理论,来证明着自己的存在,当实际的体验和父母教育的道理冲突时,乖乖女往往会选择认同后者。

就好像一个孩子,还未完美从全能父母的幻想中走出,犹如惯性一般,遵从着双亲的规定,就算已经拥有了反抗的力量,但还是下意识的按照外界的要求,去决定自己的命运。

当进入亲密关系时,这种完美的幻想往往会投射出去,就像初中女孩喜欢甜美的言情小说那样,去期待教科书般的恋情。这样做的结果是,对方的表现只要稍有差池,就会被否认掉,导致无法真正找到另一半,或者两人相处的过程中,靠着学习来的恋爱理论来生活,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真实体验。

一个女孩认为自己开始恋爱,新交的“男友”工作很忙,两人几乎一个月才能约会一次,中间没有任何联系,只有在见面的前一天,才在微信上确认时间,她认为应该做一个懂事的女友,不去打扰对方的工作,即使感到有些怀疑和不满,但还是选择了相信心中的理论。

当体验和理论的分歧越来越大时,个体就会感到非常的分裂和痛苦。

还有些相反的情况,通过网上学习到的鸡汤,开始各种“作”去测试对方,这也是在潜意识象征性的把对父母的不满,转移到对方身上。所谓的“渣男”特别有吸引力原因之一,是他们象征了乖乖女内心中叛逆的一面,这些被压抑的本能,在对方身上,得到了实现。

当乖乖女进入婚姻

有位女士为自己的婚姻苦恼,她一直在纠结于离婚还是不离婚,甚至试过过拿出一张纸,在上面的左边写了离婚的原因,右边则是不离婚的理由,下面是各种的好处与坏处,但即便如此,还是难以下决定。

她的妈妈每次都劝其好好“过日子”,不要想那么多事,但另一方面,又有意无意的对女婿产生了种种不满,觉得这样的关系不值得珍惜,这样下去根本不会幸福。

可以看到,“家长”给“孩子”提供了两个矛盾的信息,好好过日子,以及对这段婚姻的失望,这是一种双重限制,无论怎么选,都会背负一些沉重的情绪。

可不管孩子怎么选,父母都会完成自己的控制。

这位女士虽然从原生家庭,无缝衔接到了新的家庭,但一直还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,并任由他们入侵自己的婚姻,母亲提供的矛盾信息,让她无法处理。

在部分案例中,乖乖女在婚后,也继续扮演着对方“女儿”的角色,而不是一个平等的夫妻关系,早年和当下被压抑的情绪,往往也被投射出去,造成的结果是,去发展另外一段关系,来表达迟到的叛逆,就好像青春期的孩子,用“早恋”来对抗家庭的操控。

只不过成人后的叛逆,力量更大。

有的女孩经过成长,重新认识了自己,反而对当初自己选择的老公,失去了兴趣,用离婚收场。

早年各种正常欲望被压抑越深刻,成人后爆发的就越强烈。

学“坏”三部曲

攻击

一个女孩相亲回来几天后,委屈地哭了,原来亲戚给介绍了位男士,两人见面后她觉得不适合,也就没再联系,用这种方式表示拒绝。

但对方却感觉受到了侮辱,发微信质问和批评,认为其没有教养。

她没有任何攻击性,甚至不敢直接拒绝别人,这源于早年对父母“攻击”的失败,在叛逆的时候被强势的压制,这会制造攻击时的恐惧,或是被“温柔”浇灭,这种温柔让孩子的攻击产生了内疚感。

尝试去练习这种“攻击”,从明确的表示拒绝开始,然后在个人感受或是边界受到入侵时,去保护自己,尤其注意那些温柔的刀子,常常悄无声息的,以为你好的名义降临,如果得到这份温柔,就要出让自己的界限,或是否定自己的体验和想法。

再谈攻击性

有一些攻击性是通过变形的方式体现,部分是来自于过去,对父母压抑的愤怒,投射到了当下的关系上,但这种愤怒和以往一样,没有办法直接表达,可能是通过无意识的犯错,去激怒对方进行的被动攻击。

还有那些完美主义个体,会对另一半开始挑剔,原因之一,是因为早年的幻想没有经过叛逆的洗礼,还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,当现实没有达到要求时,这种受挫后的愤怒,会推开关系,导致难以进入一段感情。

这种攻击性不具建设性,对个人成长没有帮助,可以通过不断的觉察,然后在此基础上,作出相应的改变。

感受和需求

虽然很多的文章,告诉人们应该关注自己的感受,但感受和感受之间,有时候也会发生冲突。比如:某个女孩对母亲的控制很愤怒,但又有些无助,不知道该怎么办,发火后甚至还有些愧疚。

常见的方式是先找出原生感受,就是本能发出的情绪,这种情况下原生的愤怒感,可以帮助自己建立边界,对抗母亲的控制,但觉察到这以后,有时还会做出一些矛盾的行为。

比如:在恋情或者婚姻中,感到非常的不舒服,另一半经常否定和贬低自己,我们可能很容易的觉察到原生的愤怒感,但每次说分手都下意识的挽回,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。

这里可能的原因是,感受和需求冲突,个体可能需要人陪,对方虽然能达到这个要求,却总是在消耗自己,这里出现了矛盾。

需求更为底层,但有时候却没有指向性。比如:需要陪伴,可能很多人都可以做到,只是刚好对方的出现,承担了这个角色,但在感受层面,又带来了许多不舒服的体验。

个体可能为了这底层需求的满足,而去忍受其他一切的不满,有些需求自己也可以做到,或者在很多人哪里,都可以得到,但在感受层面,却不停的受到伤害,甚至失去的自己,这会让人陷入极大的矛盾中,难以做出选择。

而学“坏”的目的之一,就是去觉知这里的细腻,并利用攻击性,去做出决定。



北大教授吐槽女儿: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,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

2021-05-27

9位殿堂级大咖,亲授当代游戏治疗10大流派理论与方法(美国游戏治疗协会官方标准定制)

2021-05-27

“负能量”的意义

2021-05-27

谁动了我的情绪?你是否也有无法言说的恐惧、悲伤、内疚……

2021-05-26

发脾气是“情绪裸体”、智力压制、变相哀求?这里有20个解释

2021-05-26

孩子的睡眠问题,到底是在满足谁的需要?

2021-05-26



⬇⬇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预约UM心理服务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